
新聞資訊
導尿管的現(xiàn)狀
2022-11-08
導尿管是一種常見的醫(yī)療器械,自發(fā)明以來很少被重新設計或修改。在英國醫(yī)院,住院期間因各種適應癥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比例高達25%,在家休養(yǎng)的患者中,長期使用導尿管的患者比例高達13%。泌尿科醫(yī)師熟悉導尿管常見并發(fā)癥,包括尿路感染(CAUTI)、尿路感染(CAUI)、導尿管堵塞等。導管相關并發(fā)癥的主要預防措施是:嚴格限制導管插入指征,鼓勵及時拔除導管;制定培訓計劃。 向醫(yī)生和護士傳授正確的留置導管技術和相關護理。除了這些重要措施外,迫切需要改進導尿管設計的新方法,以進一步提高治療的安全性。
為了進一步減輕導管相關尿路感染 (CAUTI) 的癥狀,已經(jīng)評估和分析了各種導尿管涂層和化學浸漬過程,但它們并不是很成功。
目前留置導尿管的適應癥包括:尿潴留、需要嚴格計算排尿量的嚴重疾病、圍手術期患者等。留置導尿管是尿失禁的治療手段,尤其是 當骶骨或有皮損和壓瘡時。 根據(jù)適應癥,導管可用于短期或長期使用(> 30 天)。 如果需要在膀胱中長時間放置引流管,則清潔間歇性自我導尿 (CISC) 優(yōu)于留置導尿,但 CISC不能在所有情況下使用。
CAUTI 是一種常見的導管相關并發(fā)癥,治療費用昂貴。在留置導管的患者中,菌尿的每日發(fā)生率高達 5%。 對短期(2 至 10 天)留置導管的住院患者的研究分析表明,住院期間,24% 的留置導管和菌尿患者出現(xiàn)臨床癥狀或感染癥狀。 4% 的 CAUTI 住院患者發(fā)生危及生命的敗血癥。導尿管繞過宿主的自然防御機制,為細菌進入膀胱提供直接通道,并為生物膜形成提供附著表面。 生物膜是附著在表面上的微生物菌落,可以嵌入自身形成在細胞外基質中。從生物膜中分離出來的細菌在 CAUTI 的發(fā)病機制中起著關鍵作用,因為它們受到宿主免疫反應和抗菌藥物的保護。在生物膜中,細菌可以轉移編碼耐藥性的基因,細胞可以通過細菌群體感應相互交流。
對于預防 CAUTI 具有巨大潛力的“新型導管涂層、材料和相關設計”引起了很大的興趣。 抗菌方法包括抗菌藥物的被動釋放(通常通過浸泡導尿管表面或將其添加到水凝膠導管涂層中)和非釋放接觸殺滅。